中国书法兰亭奖是经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是18个国家级文艺奖项之一。
它是授予在书法艺术创作、理论研究、书法教育、编辑出版等领域有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书法教育家和书法工作者的最高奖项和最高荣誉。与中国戏曲梅花奖、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一样,都是艺术门类的最高奖。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授予在书法艺术创作、理论研究等领域有重大成就和突出贡献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的最高奖项和最高荣誉。经过中宣部批准、由中国文联和中国书法家协会共同举办的中国书法全国奖,只有中国书法兰亭奖一项。经中宣部批准,中国文联的11个协会有13个各艺术门类的最高奖。比如中国电影家协会的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视家协会的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戏剧家协会的中国戏剧梅花奖等等。
从评奖的程序来看。全国性文艺评奖必须制定评奖章程,章程必须对评奖的宗旨、范围、标准、奖项设置和组委会、评委会的组成等等有关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并报中国文联批准后生效。同时,组委会成员、评委会成员也须报中国文联批准,评奖的结果也应当在初评、定评后分别报中国文联批准后生效。评委会成员原则上每两届须更换三分之一左右,若连任以不得超过三届为宜。中国书法家协会和郑州市等单位联合举办过这样的评奖。第一次是叫“中国书法兰亭奖(牡丹杯)”,是1998年进行的。第二次是2000年初启动,开始称:“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二届”,后来在发奖时又改成为“第一届”。
前两次的评奖,也是得到了领导机关批准的。但从评奖程序等方面来看,按“《通知》和《意见》”的要求,前两次的评奖都还不能称为中国书法兰亭奖的正式启动。应当说,前两次的评奖工作,确实为中国书法兰亭奖的正式启动摸索了很好的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书法事业的发展。
首届颁奖
第一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于2001年6月和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同时举行颁奖仪式暨获奖作品展览活动,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启功、潘主兰二人获中国书法兰亭成就奖,徐利明、孟庆星、陈靖、尹寿坤、徐英杰、康耀仁六人分获中国书法兰亭金、银、铜奖。
“创作奖”获奖名单(30名)
l、米闹(河南)2、仇高驰(江苏)3、南剑峰(篆刻,浙江)4、沈莉(女,北京)5、李有来(北京)等。
“创作奖”入展名单
陕西
梁振林、魏江、张永红、史星文、封海洪、麻天阔、郑墨泉、江锦市、王永坡、张立玲、马炳刚、张心宇、赵大山
四川
艾斌、龚小膑、赵安全、王宝明、张宽生、曹答柯、陈英、马骥先、陈敦良、胡郁、吕骑铧、丁小虎、杨梁相、岑勇、曾国武、陈贤君、杨日文、金玉全、钟显金、鲁德宏、杜洋、冯战、陈刚、汤文俊、吴朝晖、朱玉华、朱文刚、何开鑫、潘卫光、欧阳福、王飞、何黄、何斌、钟杨琴笙
天津
冉繁英、郝军、刘洪洋、田中荃、董士林、马建新、赵士英、杨国欣
西藏
洪古
新疆
楚溪、戴永芳、刘建新、翁伯祥
云南
刘文全、王远康、张金辉、陈正义
浙江
陈忠康、萧荣年、杨文科、周俊友、胡朝霞、邵斌、吴星贤、周杨辉、张良生、阮继良、刘旭升、余佳一、杨成木、薛琳、蔡毅、李利、沈洁、钱方法、邹浙雷、阮继梁、叶欣、张索
重庆
蒙中、邓晓岗、林健、卢德龙、李阳洪、曾学斌、曲松山、王江平、李建、戴文
安徽
穆磊、史培刚、李胜春、李杰、华其彬、杨艺平、丁子同、王亚洲、梁启忠、元业、周军、钱守宽、胡杰、陈光辉、谢道佑、倪恒文
北京
苗培红、李沾、萧风、张继、王立志、颜振卿、龙开胜、朱零、陈宏、崔胜辉、任艳梅、陈刚、袁波、张存民、杨占林、乙庄、张智、李砺、李翔、胡抗美
福建
黄映恺、连明生、高亚强、柯学刃、王元、庄绍英、蔡清德、何路鸿、史晓方、黄景中
甘肃
郑虎林、王正岷、张平、王昌林
广东
冯永胜、许业桐、许沛波、潘黛娜、陈耀钿、沈永泰、张晓东、黄天胜、晏任飞、李树秋、冯向农、李小如、李传军、李明生
广西
钝正、石锋、罗超
贵州
罗成江、郭堂贵、冯泽松、王大武、杨承宗
海南
吴东民、王墨、李元茂
河北
胡立民、田雨潇、王显东、李全会、王福君、张纬东、杨建军、林伟、候猛、李尚才、李根茂、李志强、甄建军、刘庆来、尚林德、李琦、李志航、牛惠宾、王增军、魏晋、李玉江、傅亚成、韩步勇、杨宏朝、赵险峰、杜长荣、刘月卯、王新华、赵广平、江书学、王春允、王厚祥、冯宝麟、只仙波
河南
刘宝光、张宏伟、吴洪春、董芮铭、李孟渊、杜起文、南瑗、董江源、张永刚、沈长波、顾翔、张瑞华、刘宝平、周斌、胡瑞宏、任天顺、任伯林、许雄志、李维、张宝风、荣敢、吴宏伟、季平、路工、马健中、王志勇、刘东亚、顾萧石、段宏煜、焦智勤、刘延龙
黑龙江
王淇岩、冯树奎、吕向阳、雷东升、曲庆伟、刘玉龙、高国庆、高庆春、李凤林、温刚、清平、唐绍林、汤忠辉、何鑫、尹寿坤、葛冰华、卢海娇、刘银鹏、吕相阳
湖北
邹慕白、刘应宁、覃修毅、张健、苗家喜
湖南
张玉波、王翔、唐荣、王伟、刘健平、胡雄、崔向君、刘建军、姜新初、周梅松
吉林
黄彦平、王春晖、盛国兴、邓砚光、李俊岳、王凤炜、李鹏、李泓晖、王铁成、武威、刘丰荣
江苏
张锡庚、陈炳彪、刘春、李双阳、陈王君、初湘义、柳正海、魏建勋、莫建强、陈拥军、张大华、朱国平、赵卫华、谭云、涂君、张东朋、陆衡、王卫军、徐建铭、李海荣、丁楠、李肃东、曹万峰、张海霞、陈未、刘德茂、韩秉华、潘敏锺、张克强、黄明、高作林、牛元、蒋瑾琦、曹元伟、张佑平、王伟林、杨衔钢、高卫平、李守银、苏如春、王国宇、张挥、高步明、唐云、陆亚鸿、沈立、吴炜栋、黄伟农、郭列平、顾文、顾丹、李春泉、程卫、包伟东、王冰石、邓晓东、傅女明、方建勋、张兴中、谢少承、李茂年、马亚、沈贵平、高中明、蒋华、陈弘远、顾桐荣、徐世平、张秉之、李志炜
江西
胡中良、崔廷瑶、周小平、李良东、张华武、刘小华、黄阿六、王维汉、毛国典
辽宁
胡崇炜、师索民、王晓峰、崔发昌、王文轩、王海轩、王勤、王家胜、刘世业、丁广忠、孟庆冰、伦杰贤、王文辉、姜勇、李心璋、史维静、张世刚、齐作声、来常新、王永刚、丁荣山、杨宇、张弓者、杜志宇、张鹏、陈旭、包春生
宁夏
丁波、郭守中、关宁国
青海
石力、陈冶元、李德西、蔡永峨、王永洲、王振宇、姚忠宝
山东
王培伟、李东海、张曜辉、陈默、刘志君、葛光鹏、隋守训、陆明君、王奎强、许传良、李建国、刘从智、刘航溪、刘慧龙、黄中航、张法舜、傅东、宫守超、宋道永、孟庆星、邹方臣、庄泽智、王步强、张青春、殷永泉、候西成、孙建军、徐伟、刘立华、翟永华、候承义、陈本勇、高振永、李熙孔、李越、江玉松、刘文海、赵雪松、栾明贤、王瑞、郭广强、曲知良、朱子良
山西
王书民、毛苏南、段生龙、赵玉汉、仇官有、荆观圣、司燕飞、张忠民
地址不详
马也峰
第二届
2006年12月16日晚,合肥安徽大剧院彩旗招展、花团锦簇,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来自全国的各界宾客和书坛精英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参加规模盛大、意义非凡的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晚会。
书法兰亭奖是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的中国书法艺术最高奖项。本届兰亭奖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安徽省政府、合肥市政府联合主办,安徽省文联和合肥市文联协办,安徽省书协、合肥安美置业投资发展集团承办。
该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共设5个奖项,分别是:艺术奖、理论奖、教育奖、编辑出版奖和终身成就奖。自2006年10月23日至30日,由全国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分别在北京和合肥对5000件征稿作品进行了严格评审,最终评出艺术奖入展作品420件,获奖作品30件。另外,还评出理论奖17名、教育奖14名、编辑出版奖15件和终身成就奖4名。王学仲、李铎、沈鹏、欧阳中石4位德高望重的书坛老一辈艺术家荣获本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吴行、王冬龄、王宏理等9人,以及《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藏珍本碑帖丛刊》分别荣获本届兰亭奖艺术奖、教育奖、理论奖和编辑出版奖一等奖;
“艺术奖”获奖名单(30名)
一等奖
吴行、韦斯琴、陈海良、张维忠、王忠勇
二等奖
宇文家林、龙开胜、李双阳、樊子阳、李有来、李啸、孙冲、王晨、王昱、刘波
三等奖
殷旭明、耿自礼、魏兵然、武威、丁斌、陈天民、徐正濂、张青山、顾翔、朱敏、祝洪新、钱守宽、刘洪洋、吕金光、李啸东
获奖提名
周斌(河南)张伯煊(河南)史焕全(河南)刘伊明(河南)刘文超(河南)吴健甫(河南)刘聚森(河南)巩海涛(山东)汤忠辉(黑龙江)林峰(浙江)李明(安徽)孙培严(四川)程少彦(山东)曲修诚(山东)吴自标(江苏)单凌雁(安徽)贾占强(陕西)程振德(安徽)崔胜辉(北京)鹿守璋(江苏)何来胜(浙江)曲奎平(辽宁)李洋(辽宁)周同(江苏)毛国典(江西)刘俊京(北京)庞顺东(河北)姚小平(江西)翟立新(江苏)赵卫东(山东)吴前琪(安徽)
第三届
2009年12月28日,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作品展暨尧山杯新人作品展开幕式将在平顶山市举行,颁奖晚会于27日晚在平顶山市会议中心举行。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平顶山市委、平顶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中共平顶山市委宣传部承办。
兰亭奖设置了艺术奖、理论奖、教育奖、编辑出版奖、终身成就奖,并举办尧山杯兰亭新人展。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2009年6月14日启动,11月4日评出所有奖项。其间,主办方共收到艺术奖参赛作品5900多件,“尧山杯”新人展参赛作品20800多件,参赛作品数量为历届最多。
该次兰亭奖共评出了艺术奖、理论奖、教育奖、编辑出版奖、终身成就奖五大奖项,艺术奖评审经过初评、终评、评奖,最终评出获奖入展总数449人,其中陈花容、傅亚成、曲庆伟等5人获一等奖,周军、卿三彬、龙开胜等11人获二等奖,毛国典、孙万民、蒋乐志等15人获三等奖,蔡兴洲、嵇小军、王亚林等64人获提名奖,入展作品354人;理论奖30人,其中方爱龙、曹宝麟等5人获一等奖,陈方既等10人获二等奖,王焕林等15人获三等奖;教育奖15个,其中丛文俊获一等奖,于明诠获二等奖,朱世杰、黄鸿琼、陕西西安工业大学书法教学团队等12个个人和团体获三等奖,集体奖1个。另有周庶民等12个(个人10个、集体2个)获得获奖提名,编辑出版奖15个,其中《颜真卿书法全集》、书法导报社获一等奖,《汉碑全集》等5个获二等奖,《中国古代砖刻铭文集》等8个获三等奖。刘江、沙曼翁、孙其峰、姚奠中获终身成就奖。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