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查-专业名家查询平台-查名家就上大家查-DaJiacha.cn
大家发
我要入库

他是朱笔钦定第一甲第一名 - 来看明朝状元赵秉忠的字

赵秉忠(1574—1626),字季卿,明青州府益都县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状元。他在殿试卷中用中肯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针对时弊提出了一系列改革的建议,反映了其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赵秉忠用对“实政”和“实心”的论述回答皇帝的策问。对“实政”,赵秉忠提出了要“立纪纲,饬法度”,对“实心”提出了要“振怠惰,励精明”。还给皇帝指明了用“实心以任人,而人不敢苟且以应我,实心以图政,而政不致惰窳而不举”。同时他还提出“天民说”:皇帝是天子,所治之民,应叫天民。以民为天,把帝王和百姓放在同等地位上对待,提醒皇帝要爱护百姓、尊重百姓,这是民本思想的体现,也是状元卷的闪光点。正是由于赵秉忠这一番披肝沥胆的策对,使万历皇帝龙颜大悦,朱笔钦定“第一甲第一名”。

高中状元的赵秉忠,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到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担任会试同考官。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又出任江南的主考官。后升迁为侍读学士,为皇帝讲经。由于政绩显著,被擢升为礼部侍郎,最后官至礼部尚书。

我国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科举考试是古代普通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凡参加科考的考生不管年龄大小,都称为童生,他们先后参加县考、府考、院考,都合格后称为秀才。秀才继续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通过者称为举人。举人去京城参加会试,被录取者称为贡士,此时便有了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的资格。历经唐、宋、元、明、清1300余年,共出状元近800名。由于改朝换代、战火连绵以及外国侵略,存于宫中的明代及明代以前的状元卷都已散失。明状元赵秉忠殿试卷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为研究我国科举制度提供了真实可靠的资料,是非常珍贵的历史文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大家查新媒体平台“大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大家查仅为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如发现有害或者侵权内容,请联系电话,一键举报(13381276562)。
阅读:671182
查名家,就上大家查 关注大家查官方微信,查找更多名家
关注
喜欢
热门评论
相关推荐
今日热点
写评论...